之江同心·侨助共富④|绘就侨助共富“三色”图景 激发山村振兴内生动力

作者:省侨联 发布时间:2025-10-22

编者按

       近年来,省侨联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重大使命,大力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系列工作,打造了“千个侨团(企)帮千村”“乡村侨舍”“侨助工坊”“侨韵街区”等侨助共富标志性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树立典型,引领示范,现特开设“之江同心·侨助共富”专栏。今天浙小侨带您走进宁波市鄞州区。

       鄞州区侨联充分发挥侨界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千侨帮千村”行动,着力构建侨助共富新格局。在横溪镇梅林山区打造的“侨富云端”共富工程,累计撬动侨界资本投资逾31亿元,成功培育农场经济、精品民宿、特色商业、健康养老等多元业态,精心构筑“侨助共富精品示范带”。通过“绿色筑基、金色兴业、青创赋能”三维联动发展模式,实现生态价值高效转化、产业品牌提质升级、创新动能持续释放,探索出一条“以侨为桥、生态为基、产业为要、文化为魂”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绿色筑基,构建生态价值转化新范式

图片 1.png图片 2.png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创新实践,整合侨资侨智侨力资源,构建生态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化的长效机制,打造绿色共富基底。“山林溪”打造农旅融合标杆。鄞州区留创会会长、宁波江山万里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投资30亿元打造1800亩的“山林溪”农旅综合体,其核心项目“普罗农场”集成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形成“农业生产+研学教育+休闲体验”多功能业态,年产优质农产品超百万公斤,年营收突破4000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500个,让村民在家门口共享生态红利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见山”激活山水康养价值。侨眷企业家周文龙投资近亿元建设“见山”民宿综合体,依托高山茶园、林海景观等生态特色,打造“茶旅融合+非遗体验”特色业态,包含33间智能客房、600亩有机茶园及现代化茶厂,创新开发“见山揽月”省级非遗茶空间,融合茶道、香道、木雕等传统文化体验,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生态赋能全域旅游升级。通过“山林溪”滨水商业街、山体步道公园等配套设施,成功举办共富“咬春集”、“饮夏集”,“山野计划”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见山”带动周边形成文旅集聚区,孵化10余家“小而美”网红乡咖等业态,切实发挥“一处民宿激活一片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体验,实现生态价值的高效转化,使“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金山银山”。

金色兴业,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标杆

       聚焦“千年古镇”文化IP和特色民宿经济,构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链。民宿集群引领品质跃迁。英国侨领钱益君打造的“百松涧”民宿作为全区首个山顶“侨界会客厅”,集联谊交友、招才引智、侨助共富于一体,吸引众多海内外知名侨界人士和国际友人到访,获评省级“乡村侨舍”。侨眷王志峰经营的“芫舍”民宿,凭借北欧风建筑与原生态竹林的融合,以“微改造、精提升”实现从省级“银宿”到“金宿”的品质飞跃,辐射周边形成民宿产业集群,带动农户产品销售逾百万元。“舌尖经济”打通共富通道。“百松涧”民宿配套的“娜姐娜包”包子铺,主打传统老面发酵手工包子,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点”,为2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年营收超200万元。创新“在地食材直采”模式,采购本地笋类、散养土鸡、土猪肉等进行加工销售,年助销农特产品近50万元,将游客流量转化为村民的“钱袋子”。技能传承培育乡村新才。侨眷陈卓玲主理的“芦花集”茶咖,与本地农户共建原料基地,通过定向采购保障食材鲜度、畅通农产销路。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的直供模式,既让游客品尝“横溪味道”,也有效带动上游农业生产,实现绿色资源向富民价值的转化。同步培育村民成为专业茶咖师,以“授人以渔”的技能提升模式助推村民再就业,实现农产品附加值与村民技能本领的双提升。

青创赋能,培育文化创新传承新动能

       广泛动员“海归青创客”群体深入挖掘当地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等要素,调动其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拓展产业深度广度,激活非遗民俗山水资源,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文化空间点亮乡村美学。归国留学人员张馨予主理“月白风清园”民宿,融合宋韵文化与宁波本土元素,打造集宿、食、茶、聚于一体的文化美学空间。通过开设国学讲堂、技能培训、文化讲座、美学雅集,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为精神富有注入活力,民宿获评省级“银宿”、文化主题民宿及鄞州区首家省级“乡村侨舍”。山村咖啡引爆流量热潮。归国留学人员陈菁作为金峨村“乡村CEO”返乡创业,精准洞察中青年客户群体需求,于金峨村创办“空性文化”公司,一手打造现象级网红“壹杯咖啡”,并以此带动金峨村客流量较以往同期激增30倍,向周边餐饮民宿广泛辐射,实现“一点引流,全域共富”。创意融合拓宽产业边界。“月白风清园”创新“传统文化IP+农特产品赋能”模式,带动村民参与农产礼包设计产销。“空性文化”以咖啡和文创为载体,在开创传统文化深度体验新范式的同时,围绕金峨村红色乡村共富振兴,以红色传承、文创扩面、土地租赁、产业带动,推动村级经济增长,预计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30余万元。

来源:宁波市鄞州区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