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省侨联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重大使命,大力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系列工作,打造了“千个侨团(企)帮千村”“乡村侨舍”“侨助工坊”“侨韵街区”等侨助共富标志性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树立典型,引领示范,现特开设“之江同心·侨助共富”专栏。今天浙小侨带您走进宁波市奉化区。

陶坑村全俯瞰景图

“百侨帮百村”落地陶坑村,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2022年5月,经奉化区侨联牵线搭桥,宁波市侨商会联合香港侨商联合会与裘村镇人民政府签订友好共建协议,探索“侨商出资、集体出地、农户出力、侨团出市”运转模式,把优质的侨商侨企资源引进来,有效盘活闲置村集体资源及劳动力,以“农产人文旅”五大板块为发展基石,打造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宁波首个“百侨帮百村”项目。不同于传统的侨的力量单方面的点状支持,陶坑村是一个新的以侨商团体为核心,汇集各方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帮扶新模式。项目实施三年以来,陶坑村这个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已焕发勃勃生机,也探索出了侨团全方位助力共同富裕新模式。

第一届“侨义助农 共庆丰收”活动现场
经验做法

侨商农场航拍图
打造侨商农场,打通技术与市场两端。针对农民现代化种植技术缺乏与市场销售渠道欠缺的痛点,宁波市侨商会提供技术支持与市场包销,两端赋能。宁波市侨商会向陶坑村租赁50亩土地,指导村民采用有机耕作、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系统可持续性,打造侨商生态农场,以“自种自收、托种托收”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瓜果。截止2024年底,已经有56批次17种不同类型的绿色有机蔬菜运往宁波市区以及余姚、慈溪等地。此外,村股份合作社还统一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开展“云种水稻”项目,丰收后侨商认领“爱心大米”,以“市场点单+农场下单+侨商买单”的模式,解决销路问题。陶坑村每年举办共富新米节,2024年侨商侨企现场认购“爱心大米”14余万斤,为村增收28万。
构建白芍产业链,激活荒地经济价值。白芍根是“浙八味”之一,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市场需求量大,近几年价格提升显著。侨商企业浙江朗立药业有限公司在陶坑找到适合白芍生长的泥沙地,与村里签订合作协议,开启白芍种植基地项目。该项目由侨商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到人到户,花卉成熟后,白芍根作为药材将由该企业包销,据测算每亩收入可达7000元。目前已经启动基地二期项目,同时将增加白芍等鲜切花采摘、销售环节,白芍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预计今年“芍药谷”白芍种植面积达100亩,村集体可增收35万元。
汇聚多元人才,持续注入发展动能。自项目启动以来,专家学者、侨商侨领、青年创业者等人才陆续入驻。聘请浙江爱乡楷模徐旭昶作为乡村推介官,累计为陶坑村引资365万元。另外聘用12位侨界优秀人才为陶坑村“轮值村主任”,专业涉及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再生绿色能源、新媒体等多领域,开展为期三年的驻点结对行动,推动乡村发展。同时,引入乡村CEO青年领袖、民宿运营人才、特色文旅项目运营师等青年创业人才10余人,旨在引进和培育一批有情怀、爱乡村、会策划、懂营销的乡村青年人才。

省国侨书画院书画大师走进裘村镇陶坑村,开展“走进美丽乡村”现场笔会写生活动,共绘“家园景”。
厚植侨文化底蕴,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浙江省国侨书画院在陶坑村“颐和居”民宿设立实践基地,集文化交流、展览陈列、教学实践等功能。深挖陶坑村自然人文资源,打造银丰水库、陶溪公园、侨商农场、河滨风车等多处美景写生点,为下步与艺术院校合作开展艺术沙龙、写生等文化活动打好基础。设立“小村搭侨、借梯登高”文化主题墙、乡友榜等文化阵地10余处,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侨商侨企风采,营造侨胞乡友情系家乡的浓厚氛围。
侨资赋能文旅,串联美景与“钱景”助“旅”。陶坑村背靠白岩山风车公路,头起银峰水库,尾至沿海中线,陶溪穿村而过,景色秀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思路,把乡村运营、发展产业与改善村容村貌结合起来,落地画廊民宿、露营基地、灯光球场等多种新业态,累计提升村内道路4.5公里、打造微公园16处,实现美景与“钱景”双赢,发展一条陶坑特色乡愁旅游之路。
发展成效
在奉化区侨联、宁波市侨商会、香港侨商联合会与裘村镇人民政府的携手努力下,陶坑村获得了巨大成效。
激活了基层组织活力。在最近新公布的覆盖奉化区317个村社建设绩效考核中,曾经是“后进村”的陶坑村第一次位列到了第25名,来到了全区村社发展的第一梯队。去年,陶坑村“侨助共富”模式成功入选民政部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助力了村集体显著增收。“千侨帮千村”项目实施以来,已助陶坑村实现创收近135万元,吸引回流带动剩余劳动力50余人就业。2024年,陶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80余万元。
吸引了更多侨资助力。3年来,侨商们陆续出资380余万元改建民宿“颐和居”;捐资80余万元用于打造风车水车景观、银山桥拓宽工程和基建;捐赠旅游观光车和垃圾运输车。宁波市侨商会共同富裕发展基金也向陶坑村捐赠50万元用于基建。另外,争取各级补助640余万元,用于道路拓宽、溪坑整治、公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获得了主流媒体关注。陶坑村项目多次以《把乡愁转化为共富动力》、《乡村共富路上的“侨”力量:把最美乡愁转化为最强动力》、《山坳里的小村庄被“唤醒”!宁波首个“百侨帮百村”项目已见成效》等为主题,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成为奉化区侨助共富的典型品牌。
来源:宁波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