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省侨联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重大使命,大力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系列工作,打造了“千个侨团(企)帮千村”“乡村侨舍”“侨助工坊”“侨韵街区”等侨助共富标志性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树立典型,引领示范,现特开设“之江同心·侨助共富”专栏。今天浙小侨带您走进宁波市象山县。

象山县侨联聚焦“共同富裕”时代命题,着力引导侨界人士参与“千侨帮千村”行动,努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县象山县样本。高泥村位于象山县黄避岙乡西南部,人口794人,村庄面海靠山,自然环境优美。在象山县侨联的引导下,留日归国的朱文荣博士瞅准高泥村丰富的滩涂资源,创办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后又创办宁波里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高泥村600亩土地开发“海上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安澜别院”民宿,打造满池荷花的“里海荷塘”,有效促进当地农旅产业发展。2023年8月,高泥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引凤来栖,让村民们富起来

拓展多种渠道宣传象山投资环境,积极引荐侨胞侨企投身家乡建设。朱文荣博士回国后多次考察,最终选择了浒苔资源丰富的高泥村创办旭文海藻,从事浒苔的养殖、加工、出口及产品开发。据统计,西沪港的浒苔年产量约两三百吨。以前在象山,这些长在滩涂上的浒苔并不是什么宝贝,时常被蟹、贝养殖户舍弃。朱文荣创办的企业为村民带来了致富经,浒苔采收季节,采苔渔民每天收益可以达到1500元到1800元,每年带动当地60多个村民在浒苔采捞季中增收6-10万。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致富经》、第二套《生财有道》等先后进行过多次专题宣传报道。目前旭文海藻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浒苔生产企业,市场销售量占据国内市场的75%以上,在日本浒苔市场拥有三分之一以上销售配额。
开拓农旅,让乡村旅游火起来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让侨界人士安心扎根乡村建设。朱文荣在做好旭文海藻的同时,又瞄准农旅产业,成立了宁波里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高泥村的600多亩地开发“海上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里海荷塘种满300多种荷花,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泛舟、游湖、采藕。种植“红美人”和有机大米,让游客们体验农耕生活。该项目将村民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再请专人照料、专家解答,雇佣村民日常打理,打造优质农副产品品牌,带动农渔产品销售。目前,项目每年给高泥村增加集体收入40万元,帮助30余名村民季节性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
共展未来,带领村民奔赴蔚“蓝”

用心用情暖人心,引导侨胞发挥自身优势助推美丽富民。朱文龙博士在高泥村的结对项目是象山县“百侨帮百村”共富示范点。朱文荣充分发挥自身专长为当地村民增收增富,2022年荣获全省“最美乡贤”称号。浒苔是“吸碳大户”,一旦开启蓝碳交易,生态价值变现的通路将更为明晰。近年来,朱文荣一直在密切关注国内蓝碳交易的进程,并积极呼吁政府尽早开启相关筹备工作。2023年2月28日,全国首次蓝碳拍卖交易会在象山县黄避岙乡举行。在交易会上,拍卖的蓝碳总重量为2340.1吨,经过70多轮竞价,最终每吨以106元的价格成交,这场拍卖会的成功也让朱文荣对蓝碳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以象山的山海资源,黄避岙乡的“西沪三宝”等海洋资源,相信未来蓝碳也将为象山带来巨大的商机,朱文荣将拍卖所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后续浒苔的苗种培育、养殖以及固碳机制的研究,形成良性循环。
搭建平台,深化侨胞之家品牌
朱文荣作为留学归国创业人员,不仅在创业上潜心改革,也为统战人士打造一隅心灵港湾。安澜别院原先是一处闲置20多年原村小学,经过改造后建设成了具有江南传统特色的主题民宿,并获得了浙江省银宿的称号。安澜别院不仅仅是住宿地,也是侨胞们交流融合的一个平台,是一个温馨放松的家园,在这里举办了多场联谊会、座谈会,凝聚了各方力量,汇聚了优质资源,化解了多重难题,“侨胞之家”“民进之家”“博士创新站”等基层阵地建设让服务更加暖心化。
来源:宁波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