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致敬侨魂】浙江华侨与抗战史⑫:鹰击长空 血洒苍穹,每一架敌机坠落都是民族不屈的证言

作者:省侨联 发布时间:2025-08-29

       80年前,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斗中,有一群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勇士,他们以蓝天为战场,以战机为利剑,用青春和热血在万里长空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卫国篇章。而在这支用生命守护领空的雄鹰之师中,无数飞行员的身影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们以无畏的勇气,诠释了“精忠报国”的铮铮誓言;他们以壮烈的牺牲,为民族独立点燃了希望的火种。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足迹,认识这些用行动证明:报国,不分长幼,皆因赤子之心;空战,无惧强敌,只为守护家园的蓝天卫士。

https://mp.weixin.qq.com/s/j-ap6bazD_dazIt27WVvsQ

点击播放视频

图片 1.png

中央航空学校办公大楼

图片 2.png

中央航空学校外籍飞行教官 陈纳德

       1931年,中央航空学校在杭州笕桥应运而生。蒋介石视其与黄埔军校同等重要,亲任校长。借鉴西方先进模式,聘请外籍顾问,开设飞行学、航行学、空军战术等专业课程,飞行训练严格科学,远超国内同期水平。其目标明确:至1937年底,培养700名飞行员,锻造中国空军的脊梁。

       中央航空学校成为热血青年的向往之地。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儿子张锡祜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字,激励其报效国家。众多来自清华、北大、南开等高等学府及海外华侨的优秀青年纷纷报考,其中南开学子尤多。毕业典礼盛大的“恳亲会”,更凝聚了家人与国家的共同期盼。

图片 3.png

加拿大华侨捐机踊跃

       全民航空救国运动风起云涌。1933年至1935年,社会各界捐款近300万元,购机45架;1936年,以祝寿为名的新一轮献机运动,更获捐购125架飞机。这些凝聚着民族血汗的战鹰,成为抗战初期的重要力量。

图片 4.png

中央航空学校第五批留美学生 MARANA中级班第一班飞行班学员合影

图片 5.png

美洲归国华侨飞行员合影

图片 6.png

中国空军的华侨飞行员合影

       抗战全面爆发、航校南迁后,训练油料、器材等保障更加困难,被迫组织多批学员到意大利、美国训练,至1945年秋,共派2722名飞行及地面人员出国受训。

图片 7.png

 十二期第一批留美學員美國luck Field高級班畢業(白十字陣亡,紅十字病故)

 

中国空军空战王牌榜

(中国飞虎研究学会网站资料)

姓  名

击 落

二战最终部队及职务

备         注

柳哲生

9架

老5大队24中队长

少将退役

王光复

8架

3大队7中队

 

高又新

8架

4大队副大队长

意外死亡

刘粹刚

7架

老5大队24中队长

失事殉职

臧锡兰

7架

3大队8中队

 

谭  鲲

6架

3大队32中队

 

陈瑞钿

6架

老5大队28中队长

美籍华侨

黄新瑞

6架

老5大队大队长

美籍华侨,阵亡

乐以琴

5架

4大队21中队副队长

阵亡

周志开

5架

4大队23中队长

阵亡

罗英德

5架

空军第一路司令部参谋长

二级上将退役

冷培树

5架

老5大队,战后11大队大队长

 

朱嘉勋

5架

3大队32中队长

 

袁保康

5架

26中队长

 

高志航

5架

4大队大队长

阵亡

徐华江

5架

4大队副大队长

 

备注:击落敌机5架以上的飞行员,列入王牌飞行员名单。

 

一、首战淞沪 血洒蓝天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由此打响中国空军抗日第一战。日军投入飞机上百架,国民政府下设的航空署第2、6、7队和北上助战的广东航空队共32架飞机奋勇迎敌。

       2月5日,空军第6、7队9架飞机从南京飞往上海,在昆山上空与日海军6架敌机短暂空战,后降落虹桥机场加油,准备出击吴淞口轰炸日舰时,敌机来袭,4架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战,华侨飞行员朱达先负伤驾机落地,刚完婚由粤回沪的副队长黄毓铨立即登上该机升空迎敌,因机械故障失控坠地,成为中国空军抵御外辱牺牲的第一人。

       2月26日,日军6架轰炸机在9架战斗机掩护下空袭笕桥机场,空军第2、6队和北上助战的广东航空队战机紧急起飞迎敌。激战中,第2队队长石邦藩左臂被日军使用的国际禁用萨姆弹射中,迫降于机场附近的田野上,后送院截去左臂,伤愈后仍效力空军,被誉为“断臂飞将军”。第6队分队长赵甫明驾机升空后,正遇日机围攻石邦藩机,冲入敌阵解围,被日机萨姆弹击中胸部,强忍巨痛将飞机降落到杭州乔司机场,伤重于3月18日逝世,年仅22岁。为纪念英雄,乔司机场更名为甫明机场,刚落成的中央航空学校礼堂命名为“甫明堂”。

 

二、鏖战笕桥 威震敌胆

“八·一四”首次大捷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日本有航校9所,军事飞行员9820人,民用飞行员3000多人,各类飞机2201架且90%为本国制造。中国空军当时可用于作战飞机仅300多架,飞行员620余人,其中战斗机飞行员不足半数。国民政府设立了空军前敌指挥部,周至柔任总指挥,毛邦初任副总指挥,下辖9个大队、5个暂编独立中队和1个暂编教官大队(由中央航空学校飞行教官组成)。8月13日,惨烈的“淞沪抗战”正式爆发。

       8月13日14时起,中国空军前敌指挥部先后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第二号,紧急调集空军兵力至淞沪地区参战。14日,华东沿海一带台风过境,阴云密布,风雨交加,风速最高达每秒22米。日本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于5时30分下令:“在天气好转以前,暂停空袭。”中国空军则不顾恶劣天气影响,胸怀视死如归、杀敌卫国的大无畏精神,凌晨开始先后出动飞机76架次,分9批集中轰炸上海日军司令部、军械库、黄浦江上的日舰等重要军事目标。第一批从笕桥起飞的暂编教官大队5架飞机,于当日7时轰炸上海日军军械库,库区起火,浓烟冲天。9时40分,长谷川清连续发布命令,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我笕桥、广德、扬州等地空军基地,淞沪上空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厮杀。

图片 8.png

图片 9.png

高志航个人照

       当时中国空军第4大队装备较为先进的“霍克Ⅲ”飞机,成员大多为中央航空学校毕业的优秀学员,大队长为中央航空学校原教官高志航。

       8月14日,该大队奉命从河南周家口紧急转场笕桥参战。日本海军精锐鹿屋航空队9架“96”式重型轰炸机14时50分从台湾新竹起飞空袭笕桥。就在第4大队部分飞机刚落地笕桥准备加油,部分飞机还在空中准备着陆时,空袭警报响起,高志航当即下令:准备降落的飞机立即拉起迎敌,落地飞机停止加油立即起飞!他身先士卒,驾驶长途转场落地后只有少许余油的“霍克Ⅲ”飞机升空。

       当时笕桥上空雨云密布,云底高仅500多尺。高志航在云层空隙中寻找到1架敌机身影后,沉着瞄准,抵近射击,仅仅十几发子弹击毙敌机后座枪手。敌机俯冲摆脱,高志航紧紧咬住,从5000多米高一直追击到1000多米高,贴近后4挺机枪一起怒吼,打得敌机凌空解体,开创了中国空军首次击落敌机的先河。随后,分队长谭文击落1架敌机,中队长李桂丹和飞行员柳哲生、王文骅联手击落1架敌机。最后,分队长郑少愚在追击中击伤1架敌机,该机逃窜至台湾基隆港以北海面坠落。

图片 10.png图片 11.png图片 12.png图片 13.png

空战实物图

       这次空战持续约30分钟,中国空军4:0大获全胜,还俘虏敌机飞行员1名。据日方资料,当日轰炸笕桥9架重型轰炸机损失6架,除被击落4架外,其余两架因何因、坠落何处至今不明。

图片 14.png

高志航座驾

       “8.14”空战大捷,戳穿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不久,高志航晋升为空军驱逐司令兼第4大队大队长,第4大队命名为“志航大队”。1939年9月,国民政府确定8月14日为中国“空军节”。当时,《永生的八一四》歌曲广为传唱:

       八一四、西湖滨,海风怒吼山岳倾,浓云如墨天地昏,血溅何兮我雏鹰。志航队、飞将军,群英奋起如流星,掀天揭地鬼神惊,中华男儿万人敌,笕桥精神万古新!

 

成都空战 捐躯报国

       抗战期间,成都遭受日机空袭的损失仅次于重庆。

       1938年11月8日,18架日机首次空袭成都。大轰炸主要集中在1940年5月、7月和10月。1940年底,中国空军仅战剩各式飞机65架。

图片 15.png

黄新瑞个人照

       1941年初,苏联空军志愿人员因德国入侵撤回本国。1941年3月14日,日空军20多架飞机向成都侵来,中国空军第3、5大队31架战斗机奋勇起飞迎敌,由于情报有误及日军换装更先进的“零”式战机,空战中我战机被击落8架,第5大队大队长、归国华侨黄新瑞等8人壮烈牺牲。

       至此,中国空军战机所剩无几,飞行员已战损85%以上,如第4大队抗战期间就换了13任大队长,基本失去与日本空军大规模对抗作战的能力。之后的中国空中战场,主要依靠美国空军特遣队、中美空军混合团与日空军小规模作战。直至1943年10月底,中国空军在美国的援助下以有限的兵力,开始部分恢复作战行动,逐步扭转空中态势。

       今天,当我们仰望和平的蓝天,那些翱翔在抗战烽火中的雄鹰身影,依然激荡着我们的心灵。高志航、黄新瑞、柳哲生、乐以琴、周志开……还有无数无名的空中勇士,他们以生命践行:报国,不分海内海外,赤心拳拳;空战,无惧敌强我弱,志在蓝天。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些“用铁翼守护家园的星辰”——他们的英魂,仍在祖国的长空猎猎作响!让这份不朽的“笕桥精神”,永远指引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翱翔寰宇!

来源:浙江省侨联